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

變盤純屬巧合? 大數據看股市魔咒

2017-03-28 14:00聯合晚報 記者廖賢龍/台北報導

接近第1季底,又逢清明節到來,「股市節氣變盤說」又成為投資人熱門話題。從全球股市「逢7魔咒」、「Sell in May and go away」與「五窮六絕」等各種與股市有關的時間因素,往往使投資人擔驚受怕,這些由大數據匯集而成的統計結果,投資人也不敢以巧合忽視其效應。

「逢7魔咒」 港股:十年一劫,逢7必跌

進入2017年,立即有人提出全球股市的「逢7魔咒」,也就是以1987、1997、2007年出現美國股市暴跌的數據,提醒投資人今年又是逢「7」啦!不過,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與日盛投顧總經理李秀利都說,僅有幾次的美股重挫統計未必具代表性,況且不是每次都發生在「7」的當年度。

另一種「逢7魔咒」,指的是道富銀行宏觀策略師Fred Goodwin以1973年石油危機開始計算,每隔七年就會出現重大事件,進而觸發金融市場風暴。最近一次是2015年資金撤離新興市場,也引發美股在5至8月下跌10%。港股也有「十年一劫,逢7必跌」之說。台新投信投資長莊明書認為,這些均是以景氣小循環三至五年發生計算,十年往往是兩次景氣小循環之後的大循環,難免出現較劇烈的變化。

「Sell in May and go away」 5-10月投報率低於0.5%

這句在美國股市經紀人流傳的諺語,其實不單是指5月賣光股票走人而已,每年6月到10月也都不是操作美股的好時機。根據《Stock Trader’s Almanac》雜誌在1987年提出萬聖節指數(The Halloween Indicator),進而以大數據驗證,從1950年以來的統計,不論是美國道瓊指數或標普500指數,每年5至10月的投報率遠低於11月至4月,前者投報率低於0.5%,後者投報率高於7%,兩相對比,當然在股市就知所進退。

有人統計香港股市在40年間5月股市下跌機率達70%,居各月之首,即使是股市交易紀錄相對較短的中國大陸,陸股十年間在5月走勢也是全年最弱,「五窮六絕七翻身」的呼聲也逐漸在股市中響亮起來。

「節氣變盤」 台股逢四大節日上漲居多

William Delbert Gann 在1923年寫出《江恩股市定律(The Truth of the stock Tape)》,提出的股市轉折時間被認為與中國曆法中的24節氣吻合,因此,股市節氣變盤之說也開始受到注意。

台灣向來遇到農曆春節、清明、端午及中秋等四大節日就會探討變盤說,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988年中秋節前夕,當時財政部長郭婉容宣布徵收證所稅,台股無量崩跌19天。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統計過往15年資料,以節日前後20日的上漲機率比較,農曆年與端午後的漲升機率大,清明及中秋則是節前上漲的機率高;莊明書則表示,台股節氣變盤之說與長假效應的關聯性不小。

股市除了這些與時間有關的盤之說,也有跟人相關的連動,例如香港藝人鄭少秋主演電視劇上檔,香港股市就會下跌,研究者稱之為「丁蟹效應」,甚至里昂證券在2004年3月為此發表達六頁的研究報告。

或許多數投資人對於股市節氣變盤或魔咒「這種巧合就信者恆信吧!」但也不要忘記馬克吐溫說過:「歷史未必重演,但常有這種韻動。(History doesn't repeat itself but it often rhymes.)